從塔斯回到坎培拉當天,整理個照片不知不覺就到中午了,默默發現來澳洲也已經四個月,三分之一的交換就這麼沒了,所以更要把握剩下三分之二。

下午晚上好好休息,從隔天開始出發!

下一趟出遠門是12/3的布里斯本,所以這段時間我們要好好逛遍坎培拉~~~

首先就跟Anco先衝戰爭博物館囉 (War Memorial)!

DSC00597.jpg

這是上次在Lake Griffin散步時拍的,遠方的建築物就是戰爭博物館,後面則是Mount Ainsile。

戰爭博物館前有一條長長壯麗的大道,可惜夏天一點都不會想去走 XD

查了一下得知那條大道叫做 Anzac Parade,Anzac是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的縮寫,用來紀念犧牲的紐澳士兵。

雖然這條大道直領向戰爭博物館,但實際上兩者是分開的,分別由不同機構維護。

14291663_10154533103297495_5208442359166850933_n.jpg

上次在Mount Ainsile拍下的景,本山和戰爭博物館、湖對面的新國會成一直線。

坎培拉所有的建築都不能比新國會高,所以廣闊的天空深得我心,每天看落日晚霞絕對是種享受。

DSC01598.JPG

戰爭博物館創於1941年,一天365天只休聖誕節,入場只要捐一枚金幣 (澳幣1或2元)。

DSC01599.jpg

回望大道跟遠方的新國會

DSC01603.jpg

館內有許多這種迷你造景,這裡應該還是一戰區,比起現今想像的武器戰,這些肉搏戰顯得更寫實。

DSC01604.jpg

DSC01605.jpg

近拍勳章,館內有一區陳列了人物、事蹟、以及他們璀璨耀眼的勳章。

但老實說比起勳章生命貌似更重要ˊˋ

DSC01606.jpg

各種士兵的服裝

DSC01607.jpg

徵兵的宣傳文宣,但其實以前念歷史完全沒有在意紐澳這塊耶 (痾

DSC01608.jpg

很多士兵都是以鐵絲的造型呈現

DSC01611.jpg

感覺可以載很多士 (ㄕ) 兵 (ㄊ一ˇ) 的軍車

DSC01612.jpg

看到這尊天使時感觸是很深的,當時的士兵究竟為什麼而戰無人得知,或許他們心裡一直掛念的也是有天使能救贖。

DSC01614.jpg

舊型飛機的駕駛艙,密密麻麻的儀器完全不知道怎麼用

DSC01618.jpg

館內展示了超多飛機,是軍事控應該會大愛,這架則應該是最大的幾架之一

後面的螢幕有播放一些紀錄片,超好的音響播出撼人的音效,輔以四周燈光不斷轉換,不論是發射大砲、機關槍掃射,都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也因此吸引很多人駐足參觀。

DSC01619.jpg

感覺是我印象中的萊特兄弟 (喂

DSC01621.jpg

來到二戰區囉,反萬字的納粹在此

DSC01622.jpg

稍微抽象的畫,隱約感覺得出士兵的無奈。

DSC01623.jpg

希特勒大大阿。

DSC01624.jpg

若把所有捐軀的士兵都放上的話,一定比這裡多很多很多吧,想來就覺得心酸。

DSC01625.jpg

關於1945年,美國於日本投下原子彈,從而結束戰爭的報導。

邊參觀的時候一邊想著:其實台灣那時可是日本領土呢,和這裡可是敵對。我在這裡看見捐軀的紐澳人,那有多少台灣人當初也走了呢?

從另外一個視角看歷史著實令人省思,二戰區有許多日本相關的文物,有張照片是瘦小的日本人拿著刀,臉上帶抹笑,準備將受捆、高壯的外國人斬首,令我印象深刻。

DSC01626.jpg

二戰結束後,女郎歡心換上的衣服,慶祝和平的到來。

 

DSC01629.jpg

二戰時的防毒面具,讓我想起詩中的 "green sea" (後面會放上本詩)。

DSC01631.jpg

原來肌肉袋鼠的前輩在這裡 XD

DSC01632.JPG

鮮紅的罌粟花,是國際用來悼念士兵的花。

這種觀念源自一戰詩 "In Flander Fields",下面附上連結讓有興趣的人看看。

http://www.greatwar.co.uk/poems/john-mccrae-in-flanders-fields.htm

想想以前我還翻譯過不少戰爭詩、上課也聽過不少從軍的詩人事蹟,他們用筆沉痛的寫下戰爭殘酷,其中一位還是在退伍前幾天犧牲的。

DSC01634.jpg

館內不只一二戰,還包含了原住民戰爭、越戰等等各大戰役

這幅畫刻劃了原住民面對戰爭的苦痛。

DSC01635.jpg

DSC01637.jpg

悼念士兵的館,刻上了這段話。

DSC01638.jpg

其實這天來參訪的時候,有許多澳洲人來參觀,從學校戶外教學到老人坐輪椅都有,他們在這裡傳承這段歷史,努力往前走。

難以想像如果是真的參加過這些戰爭的老兵,回來這裡的心情如何。

DSC01639.jpg

外面則是一整面名字,以及悼念的罌粟花。

我自己瞎掰出是罌粟的原因一來是因為鮮紅如血、二來因為戰時醫療需要,作為止痛的罌粟就像是「撫慰」了這些士兵。

15134065_10154757434602495_1156949065_o (2).jpg

走之前還是要合張照,雖然不知道我的表情發生什麼事 XD

DSC01641.jpg

戰爭博物館莊嚴、沉重、寧靜、祥和,感覺得出來參觀的人是用一份認真、甚至有些感激的心情看待。

但對我而言,這畢竟是別人的歷史。我不喜歡戰爭,相信也沒什麼人喜歡戰爭,然台灣的政治地位依舊敏感。

我自己認為兩岸關係不會一直這樣下去,現今檯面上還有中老年人強烈認同對岸為根、兩岸一家,但就我自己觀察到我們這一代這觀念已經稀薄不少。

兩岸正在越走越遠,我在這裡和中國室友聊天也感覺不到什麼共同的地方。

想要獨立,但真的喊出獨立就代表著戰爭,其中依舊好幾難。

 

放上Wilfred Owen有名的詩 Dulce et Decorum Est 作收

Bent double, like old beggars under sacks,
Knock-kneed, coughing like hags, we cursed through sludge,
Till on the haunting flares we turned our backs,
And towards our distant rest began to trudge.
Men marched asleep. Many had lost their boots,
But limped on, blood-shod. All went lame; all blind;
Drunk with fatigue; deaf even to the hoots
Of gas-shells dropping softly behind.
 
Gas! GAS! Quick, boys!—An ecstasy of fumbling
Fitting the clumsy helmets just in time,
But someone still was yelling out and stumbling
And flound’ring like a man in fire or lime.—
Dim through the misty panes and thick green light,
As under a green sea, I saw him drowning.
 
In all my dreams before my helpless sight,
He plunges at me, guttering, choking, drowning.
 
If in some smothering dreams, you too could pace
Behind the wagon that we flung him in,
And watch the white eyes writhing in his face,
His hanging face, like a devil’s sick of sin;
If you could hear, at every jolt, the blood
Come gargling from the froth-corrupted lungs,
Obscene as cancer, bitter as the cud
Of vile, incurable sores on innocent tongues,—
My friend, you would not tell with such high zest
To children ardent for some desperate glory,
The old Lie: Dulce et decorum est
Pro patria mori.

 

記得,戰爭絕非甜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